1 面向对象概述 这是第一节,主要先来确定几个基础的概念. 1.什么是对象 对象(Object)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构造单元.是一些变量和方法的集合,用于模拟实现世界中的一些事物模型.如一台电脑,一个人,一间房子等.当然也可以模拟一些虚拟的东西,比如一个学号,一个编号,一个院系等. 2.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区别 面向对象"什么做什么"与面向过程"做什么"最大的区别在于,面向对象的重点在于谁发出了什么命令,而面向过程只关心一个命令. 面向对象以对象为基础,以事件或消息驱动对象执行处理.它不像面向过程设计一样以函数为单元,在一开始就需要使用一个主函数,来概适整个程序,像向对象是以部分着手,去构建整个程序.面向对象以数据为中心,使用类作为表现数据的载体,面向过程以功能为中心来捞述程序. 面向对象的程序控制流程以事件或消息来驱动,而面向过程的程序则是以事先预定的程序来执行.所以当需求变化很大的时候,面向过程的程序往往需要重构大部分甚至所有代码,而面向对象则可以轻构解决. 3对象与类 类是对象集合的再抽像,对象是类的实例.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.把中国人当成是一个类,那么你我都是这个类的一个实例.你我等这些中国人的集合抽像成了中国人这个类.中国人是一个虚的概念,而你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. 4消息和事件 消息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.消息一般包括消息的发送对象,消息的接收对象,消息的传递方式,消息的内容,消息的返回五部分组成. 比如张三对李四说:今天我们来喝一杯. 事件是系统预先定义的,通过指定的条件触发的动作. 比如我打一下你的头,你头痛了. 这里我通过"打"这个行为来传递了一个消息对你产生了作用,你触法了"痛"这个事件. 5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 抽象:将要描述的事物进行简化,将事物特征进行概括,以事物层次结构来组织模型. 比如:狗.我们在软件中不可能把狗的所有信息都描述出来,我们把它简化为有四条腿,一个头,一个尾巴,还有一个躯杆. 这样我们就像画画一样画出了一个抽象的模型图. 然后对它的特征进行概括,比如它会叫,会吃,会走. 然后狗还分哈巴狗,狼狗等很多种.所以这里又分出了狗的层次. 封装:将对象的状态和行为绑到一起,并且尽可能的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. 比如:一台电视机,它的所有特征和内部结构都封装起来,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内部原理是怎么的,我们只需要知道怎么打开它,怎么换台就够了. 继承:继承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对象的层次关系.正如上面狗的例子中,我们的狼狗,哈巴狗都继承自一个虚拟的狗的概念中.继承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我们的工作,也清淅的展示出了对象的层次关系. 多态:多态是指两个或多个属于不同类的对象,对于同一个消息或方法调用做出不同响应的能力.. 比如:当我们手上拿一个蓝球的时候,我们说:走,打球. 对方就能清楚的理解我们指的打球是指打蓝球或不是足球,乒乓球。 2 面向对象方法分析与设计 1.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知识客观世界并进行建模. 其实在面向对象的分析过程中也是对需求的分析和理解. 使用面向对象分析的过程一般如下: 获取问题陈述–>确定类–>准备数据字典–>确定关联–>使用继承来细化类型–>完善对象模型–>建立对象动态模型–>建系统功能模型 (1) 获取问题陈述就是与用户一起理解系统,搞清楚系统的业务逻辑,发现用户的需求,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一个用户的身份去看待这些需求.很多设计人员在这个时 候没有做足功能,导致最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异常困难,并开始抱怨起用户的变态要求.在搞清楚系统的需求之后,我们不要马上开始编码,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都已 经写下了几篇代码了,那么恭喜你,以后够你受的了. (2)当得到了足够多的问题并对其理解之后,我们就可以把问题中承现出来的物理实体和概念描述整理出来,暂时把这些标志成一个类实体.然后清除冗余类和与系统不相干的类.最终得到我们的模型实体 (3)把第二步分析出来的类建立一个数据字典,这个数据字典很有可能会在我们的数据库设计中起到很大的作用. (4)通过第二步和第三步,我们已经得到了系统中的实体信息,现在我们就要让各个实体信息之间产生联系. 比如在一个学生选课系统中. 学生被定义为一个实体,课程也被定义为一个实体,通过选课这个行为把两个实体联系起来.这个行为由学生来引发.目标为课程,产生的结果是学生是否成功的选了一门课程.通过这样的分析,在以后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设计出学生类的方法. 1class Student{ 2 3 public bool ChooseCurriculum(Curriculum curriculum){ 4 5 [Read More →]